欢迎来到临沂123生活资讯!
免费发布信息
当前位置:临沂123生活资讯 > 热点资讯 > 热点资讯 >  山东临沂这件事,简直刷新了公众的认知下限

山东临沂这件事,简直刷新了公众的认知下限

发表时间:2025-02-14 17:37:15  来源:临沂123生活资讯  浏览:次   【】【】【


hi,我是胖胖。

跟大家说一件事,胖胖以前上班时,最反感的就是那些把自己当“爹”的公司,什么都要管,甚至干涉员工的私人生活。

胖胖个人比较看重自由,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,而不是被别人随意定义和束缚。

所以呢,不管一家公司在外界口碑如何,一旦公私不分,侵犯到个体的底线,胖胖就会觉得浑身很不自在。

就在2月12日,猫头鹰资讯报道了一条新闻,山东临沂某化工集团发布了一个内部通知,要求28-58岁单身员工(包括离异者)必须在2025年9月30日前结婚,否则就会被视为“不忠不孝,不仁不义”,并面临辞退。

胖胖瞄了一眼,通知的具体内容包括:

第一季度未结婚的,要提交书面检讨;

第二季度未结婚的,进行考核;

第三季度仍然单身的,公司将解除劳动合同。

这家公司表示,推行的是“勤劳善德,忠孝仁义”的企业文化,认为员工“成家立业,让家人放心是孝”,“组建家庭,为社会育栋梁是义”,并要求单身员工尽快结婚。

面对外界的质疑,该公司回应:“这是我们公司的内部通知,不要质疑,也不要奇怪。”

大家听到这里,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?

现在不结婚,居然不仅仅是道德上的问题,不仅仅有道德婊在道德上谴责你,连公司立的规章都能让你失业。

不知道大家看了是什么感觉,胖胖看完就联想到一个词——“爹味”十足。

公司当然有权管员工的工作,但居然连员工的婚姻都要干涉?

这不仅仅是管得太宽了,而是完全越界了!

如果按照这家化工集团的逻辑,单身员工就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?

那么你说:

“忠”是忠于谁?忠于企业?难道公司是封建朝廷,员工是“臣子”,必须娶妻生子才能算忠诚?再说,凭什么要忠?

如果一个员工工作认真、业绩突出,但单身,他就“不忠”了?

“孝”又是什么?难道结婚生子才是孝顺父母的唯一标准?

一个人单身但能赚钱养家,尽自己心意去到给父母更好的生活,这不比随便找个人结婚更孝顺?

“仁义”更是扯淡。结婚生子就等于仁义?

那婚姻失败、家庭破裂的人,是不是“不仁不义”?那些已婚但家庭关系恶劣的人,是不是“有婚姻但无道德”?

满口仁义道德,实质不过是披着“企业文化”外衣的封建家长,强行干涉员工的私人生活。

就是但凡这种口号喊得越冠冕堂皇的,它真正的目的,就越不干人事,胖胖就觉得根本不是“关心”员工,而是为了更方便地控制他们。

你说,单身员工惹到谁了?企业为什么非要逼人结婚?

表面上看,这家公司是站在“社会责任”或者“企业文化”的角度,希望员工“家庭稳定,生活幸福”,但实际上,就算是谈“社会责任”或者“企业文化”,这事也明显过界,跟社会责任扯不上边。

胖胖看了一条评论:

“这不过是它们为了更深层次地剥削和掌控劳动力的一种手段,成家了就有了后顾之忧、受了委屈忍着、就好管理了、成高级牛马可以任劳任怨了。”

胖胖心想,软肋一词,这不无道理,企业想降低员工流动性,让你被“家庭捆绑”,那已婚已育的员工通常换工作成本更高,因为背后有家庭负担,辞职需要更慎重。

而单身员工没有牵绊,说走就走,企业留不住人。

让员工结婚,等于让他们的“个人沉没成本”提高,逼他们变得更稳定、更听话。

所以呢,通过“婚姻捆绑”来强化企业控制这是一条好法子,如果员工的生活与企业深度绑定,比如结婚后还可能申请企业提供的住房、育儿补贴,那么他们就会更加依赖公司,服从度也更高。

更进一步,公司可以利用这种方式变相控制员工的工作安排,比如加班、降薪、调岗等,反正员工已经习惯了依赖企业,往往更难做出反抗。

而且,单身员工由于更独立,抗拒外界压力的能力也更强,因此公司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,筛选出更“顺从”的人。

这其中还有另一个可能性——迎合社会层面的某种“正确”。

像现在,对于年轻人结婚生子的倡导越来越强烈,公司推行这种政策,也许是想在社会价值观面前“表现”一下,表明自己在推动婚育、提高生育率方面做了贡献,从而提升企业正面形象。

但说到底,这一切不过是企业为了“留住”劳动力,或者是其他目的采取的变相控制手段。

毕竟,员工不是企业的家人,企业的目标,永远是留住那些最能“听话”的人,确保他们能长时间为公司服务。

从法律角度看,这家公司有多荒唐?

胖胖特地查了一下,这事呢,可严重违反《劳动法》,企业的管理权限只涉及工作范畴,不能干涉员工的私人生活。

公司强行要求结婚,并以此为由辞退员工,属于违法解雇,员工完全可以起诉公司。

那也侵犯《宪法》赋予的婚姻自由权利,《宪法》和《婚姻法》都明确规定,公民有婚姻自由的权利,包括结婚自由和不结婚的自由。

企业强迫员工结婚,等于直接剥夺了他们的基本人权。

如果这个逻辑成立,那下次是不是还可以要求员工必须生两个孩子?

必须按照某种模式生活?这完全是对个人自由的无理干涉。

那在《就业促进法》明确规定,企业在招聘和用工过程中不得存在歧视。

把婚姻状况作为工作考核标准,并且用来决定员工去留,显然是某种单身歧视。

如果这家企业真敢按照这个规定解雇员工,那等来的就不仅仅是社会谴责,还有法律上的直接处罚。

当然,违法解雇,赔偿少不了,按照《劳动合同法》的规定,如果企业因为员工未婚而辞退员工,那就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。

违法解雇不仅意味着企业可能面临行政处罚,还需要向员工支付巨额赔偿金,有些案例甚至可以要求双倍赔偿。

如果有员工因此去劳动仲裁或者直接起诉,公司恐怕得付出不小的代价。

其实这事,大家也可以去翻一翻评论区,大多数都清醒了,打工人不仅对这种规定不买账,甚至对企业这种干涉私人生活的行为感到愤怒。

这说明,在现代社会,绝大多数人已经意识到婚姻是个人选择,企业无权干涉,不止企业,任何人,无论是谁,都无权干涉。

所以,这家化工企业可能以为自己是在推行什么“先进企业文化”,但在大众眼中,他们不过是在上演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“职场封建小丑”。

咱们再扯扯,公司到底该管什么,不该管什么?

胖胖也出去打过工,这公私不分的公司,说实话,真不少,那胖胖觉得,如果企业真的关心员工的幸福,应该做的事情有很多,比如:

提高工资待遇,让员工能有更多选择的自由,很多年轻人不愿结婚,并不是不想,而是买不起房、养不起孩子,企业如果真有心帮助员工结婚,不如先加薪、改善福利,而不是逼婚,对吧提供婚育福利,而不是“强制婚育”。

比如提供育儿津贴、婚假、托儿补助,而不是直接规定“你不结婚就开除”。

你创造轻松的工作氛围,让员工愿意长期发展。

如果企业文化好,工作压力合理,员工自然愿意留下来,根本不需要用婚姻去“捆绑”他们。

而如果不是基于真心实意地想“帮助”员工,而是想通过“婚姻捆绑”让员工更依赖公司,降低流动性,让劳动力更稳定、更可控。

这种做法说到底,就是企业的自私算计,而不是所谓的“企业文化”。

作为公司老板,你可以是公司的决策者,但你不可以干涉员工的私生活。

你和员工之间的关系,始终只是工作上的合作关系,而不是你可以控制他们人生的权力。

员工的生命价值不该被异化为一个“婚育KPI”,更不该是公司管理范围内的一项任务。

那些妄图用"家文化"包装剥削本质的僭越者,终会在各界声浪中碰得头破血流。

责任编辑:临沂123生活资讯
13131956556